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复杂,传统的 IT 架构逐渐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在此背景下,超融合服务器应运而生,成为推动数据中心发展的关键。那么,超融合服务器究竟是什么呢?
超融合服务器基本概念
超融合服务器(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简称HCI)是一种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个IT基础设施组件融合为一体的技术架构。与传统的IT架构不同,超融合架构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将这些硬件组件的管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成且易于管理的整体系统。具体来说,超融合服务器通常包括计算节点、存储节点、网络设备等,而所有这些硬件组件都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进行控制与配置。
超融合服务器的核心特点在于,它利用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进行抽象化和池化,使得企业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管理和扩展。
超融合服务器的组成
超融合服务器通常由多部分组合而成。
计算层:计算层通常由多个计算节点(服务器)组成,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计算需求。这些计算节点通过虚拟化技术共享计算资源,允许在同一硬件平台上运行多个虚拟机。
存储层:超融合架构中的存储层不再依赖于独立的存储设备,而是通过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本地磁盘和SSD资源虚拟化,提供高效且可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这种存储方式不仅提升了数据的访问速度,还使得存储的管理更加灵活。
网络层:超融合系统通常包括网络虚拟化技术,通过集成网络设备和网络虚拟化软件,确保各个计算节点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协作。网络层还支持自动化配置和网络管理,降低了网络配置的复杂性。
统一管理平台:超融合服务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计算、存储和网络进行集中管理。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管理员可以轻松地监控系统的健康状态、资源使用情况,并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
超融合服务器特点优势
相对传统服务器,超融合服务器拥有诸多特点优势。
简化管理:传统的IT架构中,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往往需要分别进行配置和管理,而超融合服务器通过将这些组件融合在一起,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界面完成所有资源的配置、监控和管理,大大简化了管理工作。
灵活扩展:超融合架构具有高度的扩展性。当企业的计算或存储需求增长时,可以通过简单的硬件扩展来增加计算节点或存储节点。这种扩展方式无需复杂地重新设计和部署,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平滑过渡。
成本效益:由于超融合服务器通过集成多个基础设施组件,企业无需为每个组件单独购买和维护设备,从而降低了硬件采购和维护成本。此外,超融合系统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了传统IT架构中的资源浪费。
高可用性与灾备能力:超融合架构通常支持数据冗余和自动故障转移机制,能够在单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自动将任务切换到其他健康节点,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此外,超融合服务器通常还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灾备能力。
提高性能:通过虚拟化技术,超融合服务器能够实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并通过数据去重、压缩等技术提高存储效率,减少了数据传输和存储所需的时间和空间,进而提升了整体性能。
深信服超融合市场表现与落地应用
深信服在超融合领域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充足的应用经验。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及超融合存储(HCI)系统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3Q4》,报告显示,2023年第4季度,深信服超融合以22.1%的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第一。2023年全年,深信服超融合以17.5%的市占率,在中国超融合市场位居第一!
而在应用方面,农业农村部以深信服信创混合云为基础,打造了国家农业云平台,采用了超过60台超融合服务器,5天时间完成X86架构和信创架构超融合集群部署,3个月完成了业务系统的整体部署迁移;完成对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农业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
了解完上述内容,相信大家对超融合服务器是什么的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超融合服务器必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主流架构之一。
用户相关问题
Q:超融合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A:超融合服务器(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是一种将计算、存储、网络和管理功能集成到单一硬件设备或软件平台中的新型IT基础设施架构。它通过软件定义技术(如软件定义存储、虚拟化)将传统的数据中心三层架构(计算、存储、网络)整合为统一的资源池,简化了部署和管理流程。
核心特点
软硬件一体化
将服务器硬件与虚拟化软件、分布式存储、网络功能深度融合,通常以标准化的商用服务器(x86服务器)为基础,通过软件实现资源调度。
分布式存储
存储不再依赖独立的SAN/NAS设备,而是通过软件定义存储(SDS)将每个节点的本地硬盘聚合成共享存储池,数据分布存储在多节点上,提升可靠性和性能。
模块化扩展
以“节点”为单位扩展资源,添加新节点即可同时增加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无需单独购买存储或网络设备。
统一管理平台
所有资源(CPU、内存、存储、网络)通过单一界面集中管理,大幅简化运维复杂度。
高虚拟化支持
通常与虚拟机(VM)或容器技术深度集成,适合云环境、虚拟桌面(VDI)、大数据分析等场景。
典型应用场景
虚拟化环境:快速部署虚拟机,支持VMware、Hyper-V等。
边缘计算:轻量级、易扩展,适合分支机构或物联网边缘节点。
开发测试环境:灵活调配资源,缩短交付周期。
灾备与容灾:内置数据冗余和备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