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押注7500万!只为让AI“取代”人类?
押注7500万!只为让AI“取代”人类?
背景图 2025-07-23 17:58:45

领跑AI品牌banner

当各行各业都在担忧“未来会不会被AI取代”时,“安全运营”的从业者们却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怎么样才能让AI尽快“替代”人力。

这种反差,来自于安全运营从业者们的深层困境——他们急需AI,来替代低效、重复、高压的“安全运营体力劳动”,让宝贵的精力聚焦到更有价值的工作当中去。在AI还未到位之前,现实中的安全团队深陷西西弗斯困境:

资源错配:安全的核心竞争力,本应是安全工程师的前瞻洞察与战略决策。如今,他们的精力每天都被消耗在海量低级告警筛选、繁琐的数据收集与关联等基础性工作中;

人才短缺:据ISC2近几年的人力研究报告指出,安全运营人才缺口正在持续扩大。在资源本就稀缺且昂贵的背景下,传统“堆人头”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业务风险:超负荷运转的安全团队,难免会出现响应迟滞、决策失准的情况。每一次潜在的漏报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果能用AI替代人工,精准处理初级告警、进行初步分析,无疑是缓解团队疲劳、堵住风险漏洞的有效路径。

资本重磅压注 AI驱动的安全运营迎来生机

然而,随着AI席卷每个技术领域,上述的安全运营难题正在发生改变:

上半年,安全运营初创公司Exaforce凭借“多模型AI驱动的SOC平台”完成了7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Exaforce不仅是RSA创新沙盒决赛入围者中拿到最高投资额的企业,提出的“让人力工作量降低10倍”的目标,更是在行业中掀起巨浪。资本的大力投入,显然说明市场迫切希望打破传统安全运营的效能瓶颈。

这一资本动向并非个例。SCALE发布的《2025年网络安全展望》明确提到:

在防御层面,75%的公司都表示有兴趣用智能体对大量安全警报进行分类,让安全运营中心的调查工作实现自动化。

资本与市场的共同选择,说足以说明AI驱动可能是当下解决安全运营核心矛盾的最优解。

效果惊艳!AI重塑安全运营五大场景

生成式AI和智能体技术以LLM(大语言模型)为核心,凭借普世化交互、普惠化应用、智能体协作、自主化决策以及知识价值即时释放等特点,正推动安全运营效能实现指数级提升。接下来,我们通过五个典型应用场景,来看看这些技术是如何重塑安全运营体系的:

场景一 风险识别

传统面对复杂的IT资产和网络环境时,常因人工漏洞管理效率低、渗透测试响应慢,难以满足安全运营需求。而AI技术正在帮助企业实现风险识别的智能化升级:

资产管理:借助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技术,自动发现、分类资产并进行关联分析,让运营人员能够实时掌握资产动态,消除管理盲区;

风险评估:通过自动化渗透测试并生成报告,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漏洞检测的整体覆盖率;

漏洞管理:AI不仅能智能解析漏洞信息,还能给出精准的修复建议,动态评估修复优先级,最大程度降低业务中断的风险。

场景二 威胁检测与研判

威胁检测上,基于机器学习分析日志、流量等数据,能提高APT、0day等高级威胁的检出率;在告警降噪方面,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从海量告警中精准识别出真实威胁;处理情报时,AI会自动提取关键指标、构建威胁图谱,让情报利用率更高;针对内部威胁,通过用户行为建模,能实时发现异常登录等风险;调查事件时,结合知识图谱和LLM技术,能快速还原攻击链路并生成调查报告。

场景三 事件响应

AI智能体通过自动化的响应决策与编排,能显著提高安全事件的处置效率,有效控制损失影响。比如应对DDoS攻击时,机器学习模型会实时分析威胁类型、影响范围等要素,系统能自主执行隔离感染主机、阻断恶意 IP、锁定异常账户等最优操作,事后还会通过强化学习持续优化响应策略,让防御能力不断进化。

场景四 运营管理

AI技术正在为模拟演练、数据安全和合规评估等核心业务注入智能化动能:

模拟演练:企业可以基于LLM生成的攻击剧本,实现端到端的演练流程自动化;

数据安全:AI通过智能识别敏感数据、标记数据分级分类、动态监控访问权限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数据资产模糊、流动不可视等问题;

合规评估:智能分析引擎能精准识别合规偏差。比如,自动验证某个系统是否符合等保三级要求,或业务流程是否满足数据安全规范。还能生成详细的合规评估报告,确保企业始终符合最新的监管要求。

场景五 知识问答和专家辅助

在人才短缺、告警研判低效的背景下,企业可以搭建安全知识增强的大语言模型,为分析师提供实时智能问答支持,快速生成研判方法和处置建议。这样一来,专家们就能真正从海量告警中解放出来,有精力去聚焦关键威胁。

分割线

不过,在拥抱效能的同时,CISO们必须清楚:AI永远不能取代人,而是增强人、赋能数据和流程。

正如Notable Capital在《2025年网络安全崛起报告》中所说:当人工智能系统开始成为一线防御力量,CISOs必须重构安全运营中心团队,打造“人机协同”的智能防御体系。这不仅需要重构工作流程,还得重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引入智能分析技术、优化关键绩效指标,甚至重塑团队协作文化。

只有明确 “AI 处理常规任务,安全专家专注复杂威胁分析” 的分工,企业才能更有效地应对越来越猖獗的网络攻击。

文献参考:

Notable Capital《2025年网络安全崛起报告》

SCALE《2025年网络安全展望》

数世咨询《看安全运营平台的未来》

安全牛《深度研究|透析AI赋能安全运营的五大应用场景,加速数智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