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 安全保护要求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哪些
    • 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
    • 为您推荐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是指那些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这些基础设施通常位于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5号)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和认定程序如下:

    1. 定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在上述重要行业和领域中,以及其他可能对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

    2. 认定程序

    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则由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主管部门或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公安部门备案。

    认定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网络设施、信息系统对关键核心业务的重要程度;一旦遭到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以及对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关联性影响。

    3. 保护措施

    国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

    运营者需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4. 运营者责任

    运营者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护制度和责任制,保障人力、财力、物力投入。

    运营者的主要负责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负总责,领导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处置工作。

    5. 监督管理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

    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旨在确保这些基础设施得到充分的保护,以防范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要求是一系列旨在确保关键信息系统和网络设施安全的措施和标准。这些要求通常包括技术、管理和法律层面的规定,以防范和减轻潜在的安全威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保护要求:

     

    1. 技术保护措施

       - 实施强有力的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机制。

       -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病毒软件。

       - 加密敏感数据和通信。

       - 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补管理。

       - 建立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

     

    2. 管理和运营措施

       - 制定并执行安全政策和程序。

       - 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和定期演练。

       - 建立安全事件响应和报告机制。

       - 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

     

    3. 法律和合规要求

       - 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法规和标准。

       - 实施符合法律要求的数据保护措施。

       - 对于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安全审查。

     

    4. 供应链安全

       - 确保供应链中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 对供应商进行安全评估和监控。

     

    5. 物理安全

       - 对关键设施实施严格的物理访问控制。

       - 保护关键设备免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6. 监测和预警

       - 建立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 及时识别和响应安全威胁。

     

    7. 应急响应和恢复

       - 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 快速响应安全事件,最小化损失和影响。

     

    8. 内部控制和审计

       -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

     

    9. 数据出境管理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境内收集和产生的重要数据出境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估。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哪些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的范围广泛,主要涉及对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具有重要影响的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5号)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业和领域:

    1. 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涉及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为社会提供基础通信和信息服务的设施。

    2. 能源包括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生产、输送和分配系统。

    3. 交通涵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管理和运营系统,以及相关的交通控制和信息系统。

    4. 水利涉及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系统,包括水库、河流、灌溉系统等。

    5. 金融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以及支付、清算和结算系统。

    6. 公共服务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系统。

    7. 电子政务政府机构使用的信息系统,用于提供政务服务和管理国家事务。

    8. 国防科技工业与国防和科技工业相关的信息系统和网络设施。

    此外,还包括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这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规则考虑因素包括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对于本行业、本领域关键核心业务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破坏后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和对其他行业领域的关联性影响。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具体范围和安全保护办法

    根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及相关行业特定的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措施通常包括:

    1.技术保护措施: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来防范网络攻击和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2.安全管理责任:运营者应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护制度和责任制,保障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并明确主要负责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负总责。

    3.专门安全管理机构:运营者应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工作,并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

    4.供应链安全管理:运营者应加强供应链安全保护,优先采购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并进行安全审查。

    5.数据安全保护:运营者应明确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并确保在境内存储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

    6.网络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运营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网络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并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整改。

    7.应急预案和演练:运营者应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8.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运营者应制定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安全态势,预警通报网络安全威胁和隐患。

    9.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的遵守:运营者应遵守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全面安全。

    联系我们